慢性肾脏病(肾衰竭)

警惕药物肾损害,从日常生活做起

众所周知,肾脏具有排除体内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功能,肾脏也是我们体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现在,由于各种中、西药物的滥用而引起肾损害的病例日益增多。在不同类型药物所导致的肾损害中,临床危害最为严重的是药物所致的急性肾衰竭,目前已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值得指出的是,部分药物还可导致进展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肾衰竭,其病程进展缓慢,但临床后果十分严重。

西药存在毒副作用是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常有西药如扑热息痛、消炎痛、芬必得、布洛芬、百服宁等解热镇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等如果经常服用,或者大量服用容易引起慢性肾损害。同时,许多中药也可以造成慢性肾损害。长期以来,在中药应用中有着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即认为中药是无毒、无副作用的,尤其是中草药,系来源于天然植物,更是绝对无毒和安全的。而事实上,同西药一样,中药也可以引起肾损害。容易引起慢性肾功能损害的常见中药有:雷公藤、山慈姑、木通、马桑果、丢了棒、牵牛子、苍耳子、罂粟壳、草乌、天麻、腊梅根等。其中,以雷公藤引起的肾损害为最多,其次有木通及一些中成药制剂。有些中草药引起的肾损害往往不可逆转,应慎用。

绝大多数人发生慢性肾损害是长期超量服药造成的,所以,用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嘱,切不可因恨病吃药而自行加大用药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目前还不清楚哪些人更容易遭受药物肾毒性,但是对于已有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特别注意。在治疗原有疾病时,如果发生其他疾病或头痛脑热时,应及时找医生咨询,最好不要自行购买非处方药,以免加重药物不良反应而引起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