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网站公布的消息,41%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微量白蛋白尿,而尿液中蛋白质和白蛋白含量轻微上升,是糖尿病肾病的最早征兆。据悉,在这41%的病人中,有近1/3的会因严重的肾病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意味着肾脏丧失了过滤血液的能力,病人只能选择肾脏移植或者透析治疗1。
尽管糖尿病肾病有很大的危害,但早期多无症状,仅有部分人出现血压轻度增高,这也是它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原因。而糖尿病患者一旦尿中能检测到蛋白、身体出现浮肿乃至肾功能不全,这时候病情往往已经非常严重,而且无法逆转。只有当病情还处在微量白蛋白尿阶段时,就到肾脏科积极诊治,才有可能延缓或者逆转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避免最终进入尿毒症2。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呢?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定的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为:糖尿病病史6~10年以上,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排除其他肾脏病即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因此,微量白蛋白尿的检测对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至关重要。
根据1999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公布的K/DOQI指南规定,正常人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应小于30毫克/天,如果在30~300毫克/天范围则被称为微量白蛋白尿。可以通过检测24小时尿液中白蛋白含量来判断患者有无微量白蛋白尿。
24小时尿液的留取方法为3::早晨起床后排空膀胱,当日正常治疗和饮食,不做剧烈运动和较强体力劳动,从第二次尿到次日起床后的第一次尿,把尿液全部收集起来,量一下总体积或总重量并记录下来,然后混匀取10~15毫升尿样到医院检测。
由于可以通过检测微量白蛋白尿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每隔3~6个月到医院做一次24小时尿液的白蛋白定量检查,从而做到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糖尿病肾病对患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上海频道 《糖尿病患者 应关注肾脏损害》 作者:《健康财富》周刊记者 岳继慧
2. 《家庭用药》2010年第3期,作者:马晓波;陈楠
3. 《中国护理杂志》2004年5月第39卷 第5期
肾脏关爱网 编辑:王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