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肾衰竭)

什么是过敏性紫癜肾炎?如何进行诊断?

过敏性紫癜肾炎系指过敏性紫癜以坏死性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肾损害。过敏性紫癜肾炎临床表现除有皮肤紫癜、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外,肾脏受累主要表现为血尿和蛋白尿、部分重症患者可引起肾功能受损。肾脏受累多发生于皮肤紫癜后数天至数周内。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表现


       一、肾外症状


       1.皮疹为本病首发和主要临床表现,皮疹发生在四肢远端、臀部及下腹部,多对称性分布,稍高于皮肤表面,可有痒感。从紫癜到肾脏损害间隔时间常在2周内。


       2.关节痛常见症状,特点为多发性、非游走性,多发于踝关节。


       3.胃肠道症状常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常见部位为脐和下腹部。有时为阵发性肠绞痛。可有恶心、呕吐和血便。


       4.其他偶可见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神经系统受累如头痛、抽搐和行为异常等。


       二、肾脏表现


       肾脏受累多发生于全身症状和体征出现后数日至数周。主要表现为镜下血尿和蛋白尿。近半数患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部分患者有肾功能下降。肾脏受累程度与皮肤、胃肠道和关节受累的严重程度无关。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诊断


       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有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紫癜的肾外表现;2.有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3.肾活检病理改变显示系膜区IgA的沉积和系膜增生。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发现有与上述的过敏性紫癜肾炎的肾脏受累表现或肾外症状类似的情况,请您一定要尽快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