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是一系列因素引起肾功能迅速恶化的临床综合征,即使轻微的急性肾损伤也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肾病专家称,急性肾损伤在医院的发病率高达5%,换言之,每20个住院病人中,就有1人患急性肾损伤1。根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历时4年对176155例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肾损伤会大大增加住院患者死亡的风险1,也极大地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据发达国家统计调查的结果,急性肾损伤患者占住院患者的3.2%~9.6%,死亡率达20%,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肾损伤患者死亡率高达50%。有数据表明,30%的急性肾损伤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而导致肾功能不能恢复,将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肾脏病。而对于一些进展性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肾损伤,将加速其肾功能恶化的速度。2
据介绍,急性肾损伤的高危人群包括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人群,有慢性肾脏病或泌尿系统疾病病史者,以及手术患者或使用造影剂检查者。早期防治急性肾损伤,可以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药物肾毒性”是引起急性肾损伤的重要因素,绝不能轻视
药物已成为引起急性肾损伤的最常见危险因素之一,这与人们对药物肾毒性认识不足,用药前检查评估不充分以及药物滥用都有关。由于大多数药物需经肾脏作用排出体外,过量或长期服用都会“伤肾”。但遗憾的是,在中国,人们已经形成了“感冒就吊瓶打点滴、家中常备抗生素、止痛药物随意吃”的不良用药习惯,药物滥用现象十分普遍,从而使药物肾毒性这个隐形杀手肆无忌惮,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
临床上最常见的肾损伤药物包括抗生素、解热止痛药、利尿剂、造影剂、中草药、抗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等。
易造成肾毒性的抗生素主要包括氨基糖苷类、头孢抗菌素类、磺胺类。
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所有抗生素中最易造成肾脏损害的药物。这类药物主要损害肾近曲小管,可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继而出现血尿,尿量减少或增多,进而发生氨质血症、肾功能减退等损害。3该类药物中新霉素肾毒性最大,氨基糖苷类药品肾毒性的大小次序为:新霉素毒性>卡那毒素=西索米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寨>链霉素。
非甾体抗炎药也是引起肾脏功能受损的常见药物,可引起蛋白尿、管型尿、急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损伤,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乳头坏死。
抗肿瘤药的主要作用是针对细胞分裂,所以不可避免会影响正常组织细胞,产生肝肾损害、骨髓抑制、脱发、甚至能致畸致癌。其中肾毒性较大的药物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顺铂等抗肿瘤药。
含马兜铃酸的植物药引起的肾脏损害早有报道,现已正名为马兜铃酸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多尿、夜尿频多、肾性尿糖、蛋白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另外含马兜铃酸的植物药还能引起泌尿系统肿瘤如尿道上皮乳头癌等。已知含马兜铃酸的中药有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朱砂莲共7种。
专家称,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程度不同,急性肾损伤的高危人群用药前必须充分评估肾功能并且定期监测,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选择疗效相似但肾毒性小的替代品。专家还强调,要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止痛退烧药,而中药和中成药的肾脏毒性同样不能轻视。
如果您是肾病患者,请您在就诊时一定要告知医生,请他们在开处方时尽量选用没有肾毒性的或肾毒性很小的药物。
相关文章推荐
1.长期滥用药“吃出”急性肾损伤 健康报 日期:2013-03-15 来源:文汇报http://www.jkb.com.cn/htmlpage/35/353874.htm?docid=353874&cat=09C&sKeyWord=null
2.谭嘉,急性肾损伤防治应城乡有别,医学论坛网来源:健康报 日期:2013-03-15http://kidney.cmt.com.cn/detail/169511.html
3.石文清,王爱芳, 合理用药防止药物肾毒性 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