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博文

慢性肾脏病患者需知
2013-07-11
  慢性肾脏病发生的原因

  慢性肾脏病的原因很多,包括肾脏原发性疾病和继发于其它系统疾病的肾损伤。原发性肾脏疾病主要是免疫系统异常造成肾脏的免疫损伤,如慢性肾炎、急性肾炎等,原发性肾脏疾病还包括多囊肾,慢性肾盂肾炎等。其它系统的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1、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大部分是由于血液循环中存在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脏或由抗原与抗体在肾小球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引起肾脏的免疫损伤。该疾病缓慢进展,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2、急性肾炎:是指感染后免疫系统异常造成肾脏损伤的一种原发性肾脏疾病,主要感染源为链球菌,该病预后良好,大部分为自限性,只有少部分进展为慢性肾炎。

  3、慢性肾盂肾炎:是指泌尿系统反复发生感染,大部分都存在梗阻性肾病或返流性肾病,应积极去除梗阻和抗菌治疗。对于返流性肾病可采取长程低剂量抑菌治疗:即每晚睡前排尿后口服一次单剂抗菌药,计量一般为每日剂量的1/3—1/2,少部分患者会发展为尿毒症。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原因

  慢性肾脏病由于持续的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肾脏及原位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造成肾脏的持续免疫损伤,最终大都进展为尿毒症,另外一些非免疫因素也参与了肾脏病的进展。

  1、肾小球血液动力学改变:随着健全肾单位的逐步减少,残余肾单位将出现代偿性改变,出现肾单位滤过率增高,血浆流量增高和毛细血管跨膜压增高。在代偿过程中肾脏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细胞外基压明显积聚,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

  2、细胞因子和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与肾小球细胞共形成网络作用,可以呈连锁、协同、放大等复杂的生物学效应,促进肾小球增殖、肥大及硬化。内分泌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激素等在肾小球硬化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3、肾小管间质病变:在慢性肾脏病中,免疫损伤、肾小球病变、代谢异常及尿蛋白等都将损害肾小管。肾小管纤维化后,小管间毛细血管狭窄,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肾小球血流量下降,另外还可通过球管反馈机制,影响肾小球功能。

  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疗法

  慢性肾脏病由于其病因大都无法去除,因此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成为首要治疗目的,另外需缓解临床症状,防治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饮食控制:主要是蛋白摄入量的控制,一般限制在30-40g/d。即使有大量蛋白尿,也不宜超过1.0g/kg•d,另外可适当辅以α-酮酸或肾衰氨基酸,以补充体内必需氨基酸的不足。

  2、控制高血压: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因为这些降压药可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延缓肾功能恶化,但在血肌酐超过3mg/dl时ACEI应慎用。

  3、纠正贫血:可使用促红细胞生成剂,适当补充铁剂,使血红蛋白维持在10-11g/L

  4、维持钙、磷代谢平衡,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肾性肾病的发生。

  总之,慢性肾脏病是病因不同,发病机制不同的一组疾病,免疫及非免疫因素共同促进肾功能丧失,最终进展为尿毒症,饮食、高血压的控制,纠正贫血、维持钙磷代谢平衡将有益于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速度。



以上观点仅为专家的观点,不代表肾脏关爱网的任何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