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如何?
2013-10-23
慢性肾小球肾炎预后与很多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是否容易在治疗干预下被去除掉,目前的临床表现是否严重,病情是相对稳定还是有明显的进展或恶化的趋势,肾脏的病理类型是否难治,以及肾脏功能受损程度是否严重等。
阅读更多
肌酐
2013-10-09
肌酐是什么?
血肌酐是判断肾功能的最常用指标之一。那么什么是肌酐呢?肌酐是肌肉中的肌酸代谢生成的产物。因此血肌酐的水平受肌肉量的影响,肌肉发达的人,血肌酐往往较高。肉类食物中也含有少量肌酐,但这种外源性肌酐对血肌酐水平的影响很小。所以检查时医生一般不要求空腹。
一般情况下,血液中的肌酐通过肾脏中肾小球的过滤,大部分通过尿液排出。血肌酐的浓度取决于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如果肾功能出现问题,无法排出每天产生的肌酐,就会造成血中肌酐浓度上升;肌酐值越高,则提示肾功能越不好。
肌酐高是怎么回事?需要注意什么?
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代谢的产物,每20g肌肉代谢可产生1mg肌酐。肌酐主要由肾小球(肾脏的重要组成部分)滤过排出体外。血中肌酐来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的产物。在肉类食物摄入量稳定时.身体的肌肉代谢又没有大的变化,肌酐的生成就会比较恒定。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每分钟60毫升, 相当于正常肾功能的一半时,血肌酐才会升高,因此血肌酐正常者其肾小球滤过率可能已经降低了。
肌酐高的原因是由于肾脏受到各种病因的持续侵犯而造成肾脏组织受损, 其排泄废物的功能有所降低,造成了肌酐等毒素在体内聚集,从而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尿中肌酐下降,肾滤过率下降等。同时患者还会有高血压、浮肿等其他症状。
肌酐是衡量肾功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检查出肌酐高后要查找原发病并积极的治疗,延缓肌酐的继续升高向尿毒症的转变。那么肌酐高患者饮食注意什么呢?
一、限制烟、酒
烟酒的毒害主要是对肾脏、血管的毒害,吸烟、饮酒越多对肾脏血管损伤就越大,加重了肾动脉硬化及肾小球的硬化,故肌酐高的患者都要严格戒烟戒酒,避免造成肾脏更大的损害。
二、饮食要求
蛋白质供应:因为这个阶段病人出现氮质血症,为了减轻肾脏负担,并控制肾功能继续恶化,应控制蛋白摄入量,选用优质蛋白饮食(如动物蛋白)。
肌酐高的病人宜选用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食物。
如果肌酐高,但无少尿、无浮肿病人不禁盐和水,维持低盐饮食。如果有严重水肿,以及高血压甚至是心衰的情况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
肌酐高患者饮食注意什么,通过上面的介绍现在应该有了详细的了解了吧。当然,除了上述注意事项外,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地进行正规治疗。
阅读更多
如何预防慢性肾脏病
2013-09-10
由于人们缺乏对慢性肾脏病(CKD)的认识,而且很多人没有定期进行全面检查的习惯,慢性肾脏病患者很难被早期发现。他们在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之前,往往已经历了很长的无症状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其实慢性肾脏疾病的很多“蛛丝马迹”也可以在疾病的早期出现。
阅读更多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
2013-08-28
几十年以来,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据有关资料统计,在一百个中国人中间有十个人可能就发生了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是很多种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痛风肾、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肾病、隐匿性肾炎)的临床统称。除了一些急性的肾脏炎症性疾病(如急性肾炎和急性尿路感染)之外的很多种肾脏病都属于慢性肾脏病的范围。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发展比较缓慢的疾病,在早期往往不易被察觉。其发病特点有三高(发病率高、伴发的心血管病患病率高、病死率高)三低(全社会对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低、防治率低、伴发心血管病的知晓率低)。由于慢性肾脏病同时具有这三高和三低的特点而被称作是沉默的杀手。在我国,发生于肾小球肾炎的慢性肾病患者最多。随着我国人群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其他的继发性慢性肾病正不断增多。多数情况下慢性肾脏病患者并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这往往导致患者病情不断进展,逐步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如果还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往往病情会不断恶化,最终发展成肾衰竭,尿毒症,导致患者需要长期维持透析,或者需要肾移植进行治疗。因此慢性肾脏病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因此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2006年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联合倡议,将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目的是唤起全球各界人士对慢性肾脏病(CKD)的高度关注。只有当大家注意到慢性肾脏病的危害,并对其进行规范的防治的时候,才能尽量地延缓慢性肾脏病及其并发症造成的危害,把对患者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及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减到最少。可见这个沉默的杀手的破坏力有时候也跟您对待疾病的态度有关,请您千万不要疏忽大意。
阅读更多
如何对慢性肾脏病进行临床诊断和分期
2013-08-28
很多朋友不太清楚自己是否患有慢性肾脏病,他们希望知道慢性肾脏病是怎样诊断出来的。另外有一些经医生诊断出患了慢性肾脏病的朋友,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是处于轻的阶段,还是重的阶段。因此,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下医生是如何对慢性肾脏病进行临床诊断和临床分期的。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诊断1,医院检查发现肾损害,比如病理,血,尿或影像学发现异常,这个过程持续大于或等于3个月。2,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3个月。满足以上二个条件即可以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很多朋友并不清楚肾小球滤过率GFR代表什么,肾小球滤过率(GFR,GlomeruarFiltrationRate)是指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血浆容量(毫升/分钟),为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成人GFR为125ml/min左右。肾小球滤过率(GFR)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显示在化验单上的,因为这是一个目前还不能完全做到直接检测的指标,而只能通过检测其他指标,并结合患者自身的其他因素通过一定的公式来计算。这是比较复杂的,最容易的就是把化验单交给专业的肾病科医生来帮助做判断!当然,如果你知道自己的血清肌肝值,你也可以直接在肾脏关爱网自测http://www.shentouxi.com.cn/pages/pages.aspx?page=78,出来的结果中方框内的数值就是GFR数值。慢性肾脏病的分期1期,GFR>90ml/min/1.73m2;2期,GFR60-89ml/min/1.73m2;3期,GFR30-59ml/min/1.73m2;4期,GFR15-29ml/min/1.73m2;5期,GFR<15ml/min/1.73m2;(或已经透析者)随着慢性肾脏病的不断进展,GFR值越来越低,所处的疾病分期也随之越来越高。一般医学上把GFR<15就称为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即俗称的尿毒症期。因此GFR是医生诊断慢性肾脏病的一个很好的工具,也是患者判断自己病情的一面镜子。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