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肾衰竭)

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肾衰竭可分为急性肾衰竭及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应不足(如外伤或烧伤)、肾脏因某种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伤害,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产生。而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着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

慢性肾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早期患者有乏力、疲倦、腰部酸痛、纳差;水肿时有时无,一般均不严重。有的患者无明显症状。化验检查有轻度的尿异常。尿蛋白轻度升高,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增多,可见管型。肾功能正常,有轻度受损(尿浓缩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降低)。这种情况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肾功能逐渐恶化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直至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 有的慢性肾炎患者可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甚至肾病综合征的表现。有的患者除有上述一般慢性肾炎表现外,突出的表现为持续性中等以上程度的高血压。这种患者会有眼底出血、渗出,甚至乳头水肿。如血压长期得不到满意控制,则肾功能恶化较快,预后较差。 此外,慢性肾炎的患者亦有急性发作倾向,每在疾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恶性刺激下,在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这时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甚至肉眼血尿、管型增加,明显水肿或高血压,以及肾功能恶化。经适当的处理,病情可以缓解,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但亦可能导致病情进展,进入尿毒症阶段。  
阅读更多
如何护理慢性肾脏病患者?
(一)精神护理。       由于肾脏疾病病程绵长,且易于反复,患者思想包袱较重,因而要进行思想开导,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及时正确地收集尿标本送检。       尿液检查是临床常用的诊断肾脏病与判断其病情和疗效的主要手段,必须重视。  (三)合并严重的胸水、腹水、尿毒症性心包炎及心力衰竭的患者,均会出现胸闷憋气。       如果出现不能平卧的症状,应及时调整患者的卧位。   (四)注意口腔及皮肤护理。       因为口腔和皮肤容易滋生细菌,很容易导致患者的感染。  (五)做好饮食护理。       根据每种疾病的情况,对患者进行具体的饮食指导,可参考有关方面的饮食要求。  (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预防血压的急骤变化,防止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不全等。       2、预防感染:加强环境和个人卫生防护措施,保持室内清洁和良好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等。       3、预防心脏受损,经常检查患者心率、呼吸情况,发现异常做出相应的护理。       4、预防肾功能损害。  (七)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为保持良好的体质,生活要有规律,不过快的生活节奏。应作适当的运动,运动量以出微汗为适度,不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长时间、出大汗的运动不宜),但亦不要经常以卧床作消遣,肾脏功能正常的人和肾脏病患者,都应参加正常的工作,生活中亦要注意避免受寒和受湿。
阅读更多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为什么需做肾穿刺?
慢性肾小球肾炎(也简称“慢性肾炎”)患者在看病过程中,常常需做很多检查。一提到需要做肾穿刺,很多人总担心这会使自己已有的肾脏病加重,因而顾虑重重,甚至拒绝检查。有人则寄希望于试试各种药物治疗,要是能碰巧治好了就可以避免扎这一针。实际上,医生们对患者提出做肾穿刺检查时也是十分慎重的,往往是在根据病史和各种检查资料还难以确诊、找不到确定原发病的线索、无法排除是否是急进性肾炎等情况下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由于慢性肾炎可以由多种原发性肾脏疾病引起,而不同的原发性肾脏疾病在治疗原则和预后方面有很大区别,目前用于治疗肾炎的主要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等)都需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多。因此,通过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医生们才可以了解病变的类型、程度、以及病变是否活动或继续发展等等,才能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今后的治疗方向及生活安排进行选择性指导。这样,患者就不至于盲目地服用大量药物而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身体损伤。特别要指出的是,当怀疑有慢性肾炎,而且常规治疗效果不明显时,一定要尽快做肾穿刺检查,否则耽误一天,预后也可能会完全不同。由此可见,进行肾穿刺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阅读更多
什么是尿蛋白定性试验?
尿蛋白定性试验对肾脏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是一项初步的理化检查。尿蛋白定性试验的方法很多,目前临床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是醋酸加热法、磺柳酸法与试纸法。醋酸加热法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形成白色混浊,为了避免假阳性,在加热后,再加酸消除磷酸盐所形成的白色混浊.从而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磺柳酸法则是用磺柳酸沉淀蛋白质。试纸法则利用尿蛋白与某些染料相结合而产生的颜色变化来测定蛋白含量。无论选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尿蛋白定性检查,都必须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醋酸加热法灵敏度稍低,但仍具有足够的灵敏度及相当的准确性。当其它方法出现疑问时,才用该法进行复查核对。磺柳酸法灵敏度较醋酸加热法高,操作简便,适用于工作量大的实验室,但引起假阳性的机会较醋酸加热法多。不过只要避免干扰因素,假阳性还是能够防止的。磺柳酸法对选择性蛋白尿及非选择性蛋白尿的反应基本一致,本法的灵敏度高,不易造成漏诊,可作为临床首选方法。试纸法有许多优点,操作简便易学,便于携带,适用于基层普查。但此法灵敏度较低,容易造成漏诊。
阅读更多
什么是功能性蛋白尿?
功能性蛋白尿,是指在健康人的尿中出现了暂时性、轻度、良性的蛋白尿。这种蛋白尿通常发生于运动后或发热时,亦可见于高温作业、过度寒冷、情绪紧张、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等应激状态。这些因素引起短暂的肾内血液循环变化,可能是造成功能性蛋白尿的主要原因。也可由于体内某些因素使肾血管痉挛或充血,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因而导致了蛋白尿的发生。一旦诱发因素消失,蛋白尿也不再存在,这是功能性蛋白尿的主要特点。剧烈的体力劳动或大量运动后,促使健康人的尿蛋白排泄增加,影响了肾小管对蛋白质吸收的能力。这种现象在临床上谓之运动性蛋白尿,属于功能性的。运动性蛋白尿多见于青少年,休息后可迅速消失。蛋白尿的程度与运动量、运动的强度及持续时间有密切关系。功能性蛋白尿的主要成分以白蛋白为主。这种蛋白尿并不反映肾脏有实质性病变,因此不能作为肾脏病看待;但应注意与原有的肾脏病由于运动、发热等,使尿蛋白量增加的情况相区别。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