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要注意哪些?
2015-09-29
很多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相同,有些患者会有浮肿(眼睑,小腿部位)、腰酸、肉眼血尿等情况,也有部分患者虽然得了肾炎,但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注意慢性肾炎症状和定期体检,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肾炎非常重要!
为什么要注意慢性肾炎,慢性肾炎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1、肾功能衰退会引起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因而慢性肾炎患者常会出现胸闷气急,无法走路,无法平卧的现象。
2、慢性肾炎患者由于肾脏受损,功能减退,体内会堆积一定的尿素,尿毒经消化道,在肠内经细菌尿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氨,可刺激胃肠黏膜引发纤维素性炎症,甚至是形成胃溃疡和胃出血等情况。
3、慢性肾炎患者肠道吸收钙降低,造成低血钙。长期血钙减少会造成骨组织普遍脱钙,进而会出现抽筋、骨质疏松、骨痛等临床症状。
那么,我们如果患了慢性肾炎,又该注意哪些呢?
1、注意休息,防止过度劳累。
2、防止受凉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3、一旦发现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龋齿时应该马上诊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这些都是引起本病复发或活动的诱因。
4、肾功能正常者可适量补充蛋白质。
5、有水肿、高血压和心脏功能不全者,应摄入适量的盐,但每天摄盐应少于5g。
6、忌服含非那西丁一类的解热镇痛药和其他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比如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7、经常检查尿液,如尿中红细胞每高倍视野超过10个,要卧床休息。
阅读更多
什么是蛋白尿?
2015-09-07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常见症状,它的病因很多,又是引导诊断方向的重要线索。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蛋白质不能经尿液排出体外,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化验尿常规蛋白质为阳性或定量检查超过 150mg/24h,称为蛋白尿。临床上常将蛋白尿分为功能性、体位性及病理性三种:
功能性蛋白尿是一种轻度的、暂时的、良性蛋白尿,原因去除后尿蛋白迅速消失。这种蛋白尿常发生于成年人或健康青年人,多见于剧烈体力劳动或运动后、发热、长途跋涉期间、高温作业或严重受寒及精神紧张等情况。
体位性蛋白尿的发生和体位改变(长时间直立、行走或加强脊柱前凸姿势)有密切关系,常见于瘦长体型的健康青年或成人。大多数体位性蛋白尿属于良性,没有任何肾脏病症,肾功能也正常,健康情况良好。但对一些反复体位性蛋白尿且常伴有血尿,管型尿或其他临床表现的患者,则应该注意有无肾脏病的可能,应给予密切细致的治疗观察。
病理性蛋白尿是指器质性病变所导致的尿内持续出现蛋白质而言,可见于各种肾脏疾病,应当针对其发病原因给予适当治疗。
阅读更多
肾炎会不会遗传?
2015-08-26
一般来讲,绝大部分肾炎不会遗传,但某些特殊类型的肾炎是可以遗传的,一类是与遗传直接相关的肾炎,另一类是与遗传间接相关的肾炎。
遗传性肾炎(又叫Alpon综合征):它是一种遗传异质性的疾病,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子女,其他可以遗传的肾炎还有良性复发性血尿(又叫薄基底膜综合征)、指甲—髌骨综合征(又叫骨—甲发育不良)、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婴儿肾病综合征等。
遗传性肾炎,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明显的家族史,也就是说往往一家几代人中有许多人出现血尿。其次一部分遗传性肾炎病人,可以有耳聋或眼病,如近视、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遗传性肾炎起病时症状一般不明显,小时候常常仅在尿检查时发现轻度蛋白尿和血尿,可以在剧烈运动后或感冒时加重,因此,要想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是遗传性肾炎,光靠普通的临床检验、检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肾脏病专科医师做肾穿刺活检一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
阅读更多
什么是肾活检?为什么要做肾穿刺活检?
2015-08-24
什么是肾活检?
使用专用穿刺针经皮肤肾穿刺取出部分活体肾组织进行化验检查,叫做肾活检。肾活检引入临床应用已有50余年的历史,是一种很直观的、直接的对各种肾脏病病理改变进行系列研究的方法,可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预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肾活检方法有两种。
(1)经皮肾穿刺活检:由于创伤小、简单、操作方便,在B超指引下成功率高,故此法最常用。
(2)开放性肾活检:本法由外科医生在手术室进行。优点是直视下穿刺、活检部位、取材大小可根据需要选择取得组织满意,止血好、安全、并发症少。缺点是需要全身麻醉,操作方法较繁琐,病人经受痛苦较经皮穿刺为大。故此法只适应不宜经皮肾活检者及不配合者。
为什么要做肾穿刺活检?
做肾穿刺活检目的是取出病人的肾组织做病理检查,得出病理诊断调整临床用药,并判断病情预后,这是任何一般化验检查所无法替代的一项有创的特殊检查。临床诊断相同而病理改变可完全不同。病理改变相同而临床表现可完全不同。这样对临床用药、预后判断及对于临床经验的积累、肾脏病研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是从疾病表现与结构改变之间的关系逐步被揭密的。所以说肾穿刺活检对肾脏病病人来说,尤其是肾小球疾病依然是其他化验检查所无法替代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
阅读更多
调节高血压的主要方法
2015-08-21
高血压患者每天都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才能保持血压的稳定,如果不进行药物干预,血压长期高于正常,患者的肾脏心脏等器官都容易受到伤害,可能会导致慢性肾脏病,甚至会会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除了药物治疗外,维持血压稳定的方法还有:
一、调节饮食结构
限制摄人富含脂肪、胆固醇的食物;选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增加维生素、纤维(水果、蔬菜、面包和谷类食物)。
(1)正常老年人每日膳食结构1个鸡蛋、1个香蕉;l碗牛奶(不一定加糖,也可以是酸牛乳和奶粉);500g水果及青菜(可选多种品种);100g净肉,包括鱼、禽、畜等肉类(以可食部分计算);50g豆制品(包括豆腐、腐竹、千张、豆糕以及各种豆类加工制品,如豆泥、豆沙和煮烂的整豆);500g左右的粮食(包括米、面、杂粮、根茎类和砂糖在内);每天饮用汤,每餐一碗。
(2)具有降血脂的食物大蒜(早晨空腹吃糖醋蒜1-2个)、生姜、茄子、山楂、柿子、黑木耳、牛奶等。
(3)高血脂患者治疗膳食举例早餐:豆浆200ml,蒸饼50g,煮熟黄豆10g;中餐:标准粉、玉米粉两面馒头100g,米稀饭50g,瘦猪肉25g,炒青椒100g,炒豆角100g;晚餐:米饭150g,小白菜100g,熬豆腐50g,粉条10g,鲤鱼20g,土豆丝100g。全日烹调用油12g。
二、改善生活方式
(1)减肥 肥胖就是脂肪过剩,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外在标志。
(2)戒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引发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3)控制酒精 酒对人体少饮有利,多饮有害。酒的热量高,多喝加重肥胖。
(4)其他有氧运动。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