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相关性的肾小球肾炎有着怎样的临床和病理表现?
2018-01-16
病毒可以导致多种肾小球疾病,比如我们熟知的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从定义上来讲,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意味着病毒复制活跃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生有直接的致病性关系。那么,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有着怎样的临床和病理表现?美国迈阿密大学移植研究所的 Warren L. Kupin 教授于 2016 年 10 月在 Clin J Am Soc Nephrol 上发表综述,重点以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为代表,详细而深入地介绍了这一类疾病。
乙型肝炎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慢性病毒性感染,超过 4 亿人口感染 HBV,是 HIV 和丙型肝炎(HCV)携带者总和的两倍。大约 3-5% 的慢性乙肝感染患者会发生肾脏病。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可分为(1)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MN)、膜增生性肾炎(MPGN)、IgA 肾病;(2)免疫复合物相关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PAN)。
1、膜性肾病 MN
乙肝相关性膜性肾病的发生和 HBeAg 有密切的关系。这类患者约 90% 可检测到肾小球 HBeAg 阳性,95% 可检测到循环 HBeAg 阳性。IgG-HBeAg 复合物的电负荷偏于阳性,故更常沉积在上皮下,形成 MN。而且其基底膜的 IgG 亚型以 IgG1 为主。
此外,HBV 基因位点突变也影响病理类型。C1653T, A1726C, A1727T, C1730 G, T1753C, A1762T, G1764A 等位点发生突变的 HBV 患者更容易发生 MN。
2、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PGN
带阴性负荷的 IgG-HBsAg 复合物容易沉积在内皮下,则形成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弥漫性增生病变,基底膜撕裂,系膜区、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伴或不伴有肾病水平蛋白尿)、低 C3 和 C4。
合并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是导致 HBV 患者发生 1 型 MPGN 的另一个原因。HBV 合并冷球蛋白血症的患者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系统性血管炎(低 C4、C3)。
3、其它病理类型
IgG-HBsAg 免疫复合物沉积在中型血管,则导致乙肝相关性 PAN。HBV 还可能导致 IgA 肾病和 FSGS。病毒转录存在于肾脏组织,而抗病毒治疗可使肾小球病变缓解,提示有一部分 IgA 和 FSGS 是 HBV 引起的。
4、其它病毒
许多散发或流行性传染病比如登革热、汉坦病毒感染的同时,会发生短暂的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通常在在病毒清除之后就缓解。登革热相关的肾小球病变表现主要为系膜细胞增多、免疫复合物和 IgM 沉积,少数表现为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汉坦病毒相关的肾损伤是病毒感染直接造成弥漫性内皮细胞损伤,导致毛细血管渗漏和血管内容量不足,进而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巨细胞病毒、EB 病毒、细小病毒 B19 等病毒感染则可导致塌陷型 FSGS。有些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还可能引发儿童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的复发。
因此,临床诊治肾小球肾炎,是否存在急性或慢性病毒感染应当成为鉴别诊断的重要内容。熟悉不同的临床综合征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联系,是很重要的,可以引导临床医生采用平常不易想到的诊断手段和干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文章来自http://neph.dxy.cn/article/534148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更多
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增加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风险
2018-01-15
肾脏在维持机体钠水平稳定中起到重要作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可能因其维持水稳态的能力下降而更易发生血清钠水平的异常。血清钠异常(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与普通人群以及各种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发病率以及住院时长增加有关。但是具体原因不清。因此来自美国贝勒医学院肾脏健康研究所和肾脏科的 Sankar D. Navaneethan 教授团队在 CKD3-4 期的大型患者队列中,研究了血钠水平与全因死亡率和特定病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文章发表于近期的 NDT 杂志上。
研究者在电子健康记录(EHR)为基础的慢性肾脏病登记系统里进行分析。使用 CKD-EPI 公式计算 eGFR,纳入在这项大型卫生保健系统内进行随访的 45333 名慢性肾脏病3-4 期的患者(eGFR15-59 ml/min/1.73m2)。使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和竞争风险模型,研究了低钠血症(Na
研究人群的平均年龄为 72±11.9 岁,55% 是女性,14% 是非洲裔美国人。研究人群中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的患病率分别是 8% 和 1.2%,总的钠紊乱患病率是 9.2%。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中,下列变量与低钠血症发生率增加有关:年龄较轻、女性、eGFR 较低、恶性肿瘤、肝脏疾病、充血性心衰、使用利尿剂和吸烟。
在研究人群中,11715 名(26%)患者在中位随访 3.6 年的时间里死亡。Kaplan-Meier 生存曲线和独立的多变量 Cox 比例风险分析均显示:基线血钠水平较低和较高的患者全因死亡率较高。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均与全因死亡率相关。在时间依赖的血清钠重复测定的多变量模型中,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均与显著较高的全因死亡率有关。
在竞争性风险分析中发现,低钠血症与各种特定病因的死亡风险增加显著相关 [心血管疾病死亡 HR 1.16,95%CI 1.04-1.30;恶性肿瘤相关死亡 HR 1.48,95%CI 1.33-1.65;非心血管 / 非恶性肿瘤相关死亡 HR 1.25,95%CI 1.13-1.39]。而高钠血症与非心血管 / 非恶性肿瘤相关的死亡率增加显著相关(HR 1.36,95%CI 1.08-1.72)。
研究发现低钠血症与年龄、eGFR 和性别之间存在双向的交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表明,低钠血症相关的死亡风险在年轻患者、eGFR 水平较高的患者和男性患者中更高。
综上,本研究证实低钠血症与慢性肾脏病3-4 期患者的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恶性肿瘤死亡以及非心血管 / 非肿瘤相关的死亡有关。高钠血症与慢性肾脏病3-4 期患者的全因死亡和非心血管 / 非恶性肿瘤相关的死亡有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阐明伴有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病因特异性死亡的机制。
文章来自http://neph.dxy.cn/article/531030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更多
膜性肾病很难治?别急,医生给出了规范治疗方案!
2018-01-09
肾是先天之本,多数肾病肾友是由于后天导致的,并且致病原因不明。这就让人很厌烦了,生病本就是让人难受的事,结果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的病。再一听有的人能不用治就好,自己治了这么些年,说多了都是泪啊!
那我们就来说一说膜性肾病是怎样的一种慢性肾脏病吧,膜性肾病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种。发病没有固定的年龄段,多数人确诊时已超30岁,30-40岁和50-60岁是发病高峰年龄段。这么两个年龄段,要么正是家庭的顶梁柱,要么是退休在即,确实是让人发愁。
在膜性肾病肾友中有20%-30%的肾友不需要治疗病情就能够好转,部分肾友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后会有所缓解,尿蛋白转阴,达到痊愈状态。膜性肾病肾友中60%左右的人由于治疗不当或养护不当等原因慢慢发展成肾衰竭,少数人大约在20年左右的时间会进展为尿毒症。
那么对于膜性肾病应该怎么治疗?
1、准确诊断是属于膜性肾病的什么时期,对于危害的大中小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找正规医院,危害较小的情况下,保持三个月定期复查,实时监测病情。
2、对于膜性肾病情况较严重的需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抑制剂+中药+激素,同时将血压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利尿消肿等治疗。不建议激素单药物治疗。
3、注意激素带来的副作用,最严重的是感染,当然肥胖,糖尿病,胃溃疡等也不应该忽视。所以在治疗期间应该对病情的异常情况进行血常规等相关检查。
4、若是存在膜性肾病复发的情况,除依据病情发展状况制定上述的治疗方案外,尤其需要看肾友是不是存在高盐饮食和高蛋白饮食。
所以,肾病虽然发病机制复杂,但是却是可以治疗的病,不要自己先吓自己。把心态放平和,正确面对肾病,保持非高蛋白和低盐饮食,注意预防感染,其他的就交给专业的医生。
文章来自https://news.html5.qq.com/share/3127274957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更多
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者是否能生育?
2018-01-08
肾脏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人体的许多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是肾脏出现问题的常见疾病。许多的肾友朋友怀疑这类疾病会影响到生育,那么,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者是否能生育?
一般而言,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妇女不宜生育,因为休养对治疗慢性肾炎治疗有重要意义。妊娠可使病情迁延不愈,甚至病情恶化,肾功能急剧减退,此时妊娠如火上浇油,促使病情恶化。那么,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者究竟能否生育?不宜,因为慢性肾炎有大量蛋白尿者不宜妊娠,妊娠可促使血浆白蛋白下降,导致严重水肿,血容量增加,使血压升高,可导致心力衰竭。
肾友血压高于150/100毫米汞柱者不宜生育,这种肾友妊娠易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可引起高血压性脑病、子痫、死胎,也可引起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也很高。
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者不宜生育。肾功能不全的妇女妊娠后,肾脏可能会不堪重负发生肾衰竭、产生尿毒症,危及生命。但是,并非所有慢性肾炎妇女都不能生育,应视肾炎的类型、病情的轻重、肾功能情况而决定。
有些肾炎肾友,如慢性隐匿型肾炎、轻度肾病型,仅有少量蛋白尿,无高血压,无肾功能减退者,在严密医疗监护观察下可允许妊娠。这些肾友必须定期检查尿常规、测血压、查肾功能,尤其在妊娠后期应每周查2次尿常规,每天测量血压,每1—2周查一次肾功能。如果有尿蛋白大量增加、血压明显升高趋向,肾功能有减退,应及时中止妊娠。
慢性肾炎肾友妊娠后,要更加注意生活调理。保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要合理饮食,保证营养,补充足量维生素,以增强体质,减少感染机会。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会阴部清洁,避免性生活,减少尿路感染机会。还应注意皮肤清洁和及早医治龋齿。
慢性肾炎孕妇,如有水肿、血压升高,应严格限制食盐摄入量,保证休息,补充蛋白质和人体必需氨基酸,纠正低蛋白血症。如有血压升高,应选用对肾血流量无影响的降压药物,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文章来自https://news.html5.qq.com/share/3930629833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更多
慢性肾脏病肾友膳食指导
2018-01-03
慢性肾脏病如果没有接受正确的治疗,很可能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是演变成尿毒症,而对于慢性肾脏病肾友来说,除了正确的治疗方法,正确的饮食同样很重要。
1.平衡膳食
在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的同时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以防止营养不良发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
2.合理计划餐次及能量、蛋白质分配
定时定量进餐,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可占总能量 20%~30%、30%~35%、30%~35%。均匀分配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为保证摄取能量充足,可在三餐间增加点心,占总能量的 5%~10%。
3.膳食计划个体化及营养教育
应根据患者生活方式、CKD 分期及营养状况、经济条件等进行个体化膳食安排和相应的营养教育。
4.食物选择
(1)限制米类、面类等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采用小麦淀粉(或其他淀粉)作为主食部分代替普通米类、面类,将适量的奶类、蛋类或各种肉类、大豆蛋白等优质蛋白质的食品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2)可选用的食品包括马铃薯、白薯、藕、荸荠、澄粉、山药、芋头、南瓜、粉条、菱角粉等富含淀粉的食物替代普通主食。也可选用低磷、低钾、低蛋白质的米类、面类食品替代普通主食。
(3)当病情需要限制含磷高的食品时,应慎选动物肝脏、坚果类、干豆类、各种含磷的加工食品等。
(4)当病情需要限制含钾高的食品时,应慎选水果、马铃薯及其淀粉、绿叶蔬菜等。当患者能量摄入不足时,可在食物中增加部分碳水化合物及植物油摄入以达到所需能量。
文章来自http://neph.dxy.cn/article/529083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