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肾衰竭)

肾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后期引起的肾功能部分或者全部丧失的一种病理状态。肾衰竭可分为急性肾衰竭及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的病情进展快速,通常是因肾脏血流供应不足(如外伤或烧伤)、肾脏因某种因素阻塞造成功能受损或是受到毒物的伤害,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产生。而慢性肾衰竭主要原因为长期的肾脏病变,随着时间及疾病的进行,肾脏的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肾衰竭的发生。

妊娠可导致女性肾炎 女性慢性肾炎如何治疗?
肾炎可不是男性的专属疾病,不少女性也会受到肾炎的“纠缠”导致肾炎的原因有很多,妊娠是导致女性肾炎的原因之一,那么,导致女性肾炎的原因有哪些呢?慢性肾炎如何治疗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女性肾炎的原因      1、遗传因素:过去一般认为遗传性肾脏疾病较少见,但是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遗传性肾脏疾病发现率明显增加。最为常见的有:遗传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多囊肾等。      2、妊娠:妊娠和肾脏病可相互影响,妊娠会加重肾脏负担,从而使肾脏容易受到病理性损伤,导致肾功能的恶化。      3、感染因素:许多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均可引起肾炎。此外,感染也是导致肾炎复发和加重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4、高血压:高血压是肾脏病的主要症状,所以高血压病人一定要首先考虑是否为肾脏病所致。同时持续存在的高血压也是加重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积极控制高血压是肾炎各阶段治疗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5、其他疾病因素:许多其他的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炎、肝硬化、痛风、过敏性紫癜、恶性肿瘤等疾病均可引起继发性肾脏损害。      二、女性慢性肾炎如何治疗      1、风热挟湿型      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小便短赤,每因外感风热湿邪而引起头面肢体甚至全身水肿加重,舌红,苔黄或腻,脉濡数。可服用羚翘解毒丸、板蓝根冲剂、小温中丸、肾炎四味片等。      2、脾虚水停型      症见面色无华,疲乏无力,水肿较轻,但迁延日久,并可见纳呆、恶心,便溏,舌谈胖有齿印,苔白滑,脉沉细。可以服用参苓白术丸、启脾丸、肾炎舒等任何一种与胃苓丸同服。      3、肺肾气虚型      症见少气无力,恶风怕冷,每因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眼睑水肿,续即四肢及全身皆肿,肢节酸重,咳喘无汗,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可服通宣理肺丸、五皮丸、五苓丸等。 疏风散寒利水。      文章来自http://www.99.com.cn/shenbing/sycs/701620.ht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更多
睡眠障碍可能是慢性肾脏病一项新的危险因素
除了遗传易感性之外,慢性肾脏病(CKD)的危险因素包括某些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缺乏锻炼等)。睡眠障碍可能也是 CKD 一项潜在的危险因素,因为睡眠障碍可直接导致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的慢性生物学改变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此外,睡眠障碍还可能通过对前述疾病的影响间接导致 CKD 的风险。到目前为止,仅有一些小型的试验在普通人群中观察了睡眠与 CKD 之间的关系,并且结论并不一致。但是这也提示睡眠与肾功能之间可能有潜在的联系。      为了评估中国成年患者自我报告的睡眠质量与将来发生慢性肾脏病的风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来自中国北方科技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者们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社区为基础的研究,纳入超过 1 万名中国成年人,基于估测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蛋白尿的发生率来评估睡眠指标与发生慢性肾脏病可能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7 年 7 月的 CJASN 杂志上。      这项横断面研究是开滦队列研究的亚组研究。开滦队列研究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多中心队列研究,于 2006 年 -2007 期间年纳入了 101510 名年龄 18-98 岁,居住在中国唐山市的中国成年人。在开滦队列中,所有的参加者在基线时都接受了有关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的问卷调查。每 2 年进行再次评估。      2012 年时收集了在开滦总医院进行随访的 12990 名参加者的调查问卷中有关睡眠指标(包括失眠、白天嗜睡、打鼾和睡眠时长)方面的信息。总的睡眠质量由这四项指标总结而成。收集空腹血标本和单次随机清晨尿标本进行血清肌酐和蛋白尿的分析。      慢性肾脏病被定义为 eGFR      研究的主要结局是总的睡眠质量评分(分值从 0-8 分,评分 >5 分被评定为最差的睡眠质量,3-5 分之间是较差的睡眠质量,<3 分被评定为最佳睡眠质量)对 CKD 的预测能力。次要结局是观察这四个单独的睡眠指标对慢性肾脏病的预测能力。使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评估睡眠质量和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      最终有 11040 名参加者(男性 9197 名,女性 1843 名)被纳入本研究。约有 9% 的参加者自我报告存在失眠(雅典失眠量表评分 AIS ≥ 6 分),约有 2% 的参加者自我报告存在白天嗜睡(Epworth 嗜睡量表 ESS 评分 ≥ 10 分),约有 40% 的参加者自我报告存在不同程度的鼾症,平均睡眠时长是 7 h/ 天。      观察到最差的总睡眠质量评分与成为 CKD 高风险人群或极高风险人群较高的可能性有关(与睡眠质量较差和较好的另外两组相比,失眠质量最差组的多因素校正的风险比值 OR 为 2.69,95%CI 1.30-5.59,P<0.01)。但在校正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最差的总睡眠质量评分并不与总的 CKD 的发病率有关(与睡眠质量较差和较好的另外两组相比,多因素校正 OR 值为 1.58,95%CI 0.89-2.80,P = 0.46)。      失眠、白天嗜睡、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和频繁的打呼噜也倾向于具有较大可能性成为 CKD 高风险人群或极高风险人群。但是,这一关联在充分校正的模型中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具有最差总睡眠质量评分的个体更易于有蛋白尿(与睡眠质量较差和较好的另外两组相比,多因素校正的 OR 值为 1.95,95%CI 1.03-3.67,P = 0.02),而不是具有较低的 eGFR 水平(多因素校正的平均 eGFR 水平在另外两种睡眠类型组中分别为 96.4 ml/min/ 1.73m2 和 93.6 ml/ min/1.73m2,P = 0.13)。      在敏感性分析中,未发现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和总的睡眠质量评分之间以及与每一个睡眠指标之间有何内在的相互作用,以增加发生慢性肾脏病或成为高风险或极高风险的 CKD 人群(P>0.05)。      在这项基于中国成年人的大规模的社区人群研究中发现,总睡眠质量较差的人群将来成为 CKD 高风险人群和极高风险人群的可能性较大。将来前瞻性的研究有必要证实睡眠障碍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如果能进一步证实两者之间的关系,那么睡眠障碍也可能能成为预防慢性肾脏病的一个新的干预靶点。      文章来自http://neph.dxy.cn/article/523469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更多
糖尿病肾病肌酐高怎么办?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我国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由于其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意义重大。      一般情况下,男性肌酐的正常值为44-106umol/L,女性的肌酐正常值为70-106umol/L,肾功能完全失代偿期的肌酐值为178~445,肾功能衰竭期的肌酐值为451~707,尿毒症期的肌酐值为707以上。      糖尿病肌酐升高意味着糖尿病导致了肾脏的损伤,是糖尿病肾病肾友的病情逐渐加重的病理症状体现,同时肌酐升高也是提示糖尿病肾病肾友应积极治疗的信号,那么糖尿病肌酐升高如何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增高是患者后期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肌酐的升高这是由于正常肾单位被纤维组织替代,肾脏的排水排毒能力下降导致的。      针对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增高的治疗,常规治疗方式是西医的透析治疗。透析是可以起到人工肾的作用,但是并不是针对肾脏的治疗,即使应用了透析,也需要同时行保护肾功能治疗,因为透析的时间越长,肾功能会逐渐丧失殆尽,因此不能总依赖透析,建议在透析对症降肌酐的同时,兼并中医的系统治疗,进一步提高肾脏固有细胞的排毒能力,从病理上控制病情的进展,以免出现更多的并发症。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系统治疗,不仅可以清除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的免疫复合物和病变组织,而且还可以修复肾小球基底膜。根据血肌酐产生的原因来看,只要将受损基底膜修复后,改变了肾脏结构,扩大了肾小球滤过面积,血肌酐就会逐渐下降,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一旦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血肌酐增高,将提示其肾脏已出现了严重的损伤。这是在向糖尿病肾病肾友发出危险信号。因此需要高度的重视。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关键是抓住根本,肌酐是肾脏的损伤的外部表现,因此治疗的重点是修复受损的肾脏组织,从而验证了“治症先治病,病愈症自消”的治疗理念。      文章来自http://www.99.com.cn/shenbing/tnbsb/699742.ht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更多
引起“慢性肾病”复发的原因有很多,不仅仅只是感冒!
一般来说,抵抗力正常的人,患了感冒,多喝温水、注意休息,一周之内不用药就可能痊愈。然而,对于慢性肾病肾友来说,感冒可不是一件小事,它可诱发和加重肾病。      当然,除了感冒这类病毒感染性疾病外,还有其他很多因素能引起慢性肾病的复发。那么,都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慢性肾病复发呢?肾友们又该如何正确对待呢?      一、 擅自停药引起感染加重      好多的肾病肾友不遵医嘱,擅自减药、停药会引起体内系统紊乱、免疫力降低,还可能引发各种感染;      二、 疗养不当导致体质虚差      这里主要是指的饮食方面的管理。慢性肾病肾友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一旦控制不好量就容易营养不良。而真正的营养不良包括营养过剩和不足两个方面。营养过剩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营养不足就会使免疫功能紊乱,体质虚差。过剩和不良都会容易使慢性肾病复发。      三、 激素用药抑制免疫功能      在慢性肾病治疗中,激素药是必不可少的,但完全依靠激素治疗却无法根治慢性肾病。尤其是激素药还会抑制自身免疫系统,一旦停药,肾病很快复发。      1、关于药物的管理方面一定要遵循医嘱,不可自己擅自停药,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2、肾病肾友在调养恢复期间,一定要根据病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并保证均衡营养;      3、为了彻底稳定、控制住病情,除了遵循医嘱使用激素药来抑制体内的免疫过激反应外,还要将药物高效作用于肾脏,以最大限度修复受损肾功能。等到病情恢复到一定的程度后,再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渐停掉激素药物。      文章来自https://news.html5.qq.com/share/2630619729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更多
慢性肾炎不可小视,延误治疗病情加重可就成了尿毒症!
慢性肾炎又称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血尿、尿蛋白、高血压、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多隐匿、缓慢。部分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只是偶尔有轻度水肿、血压轻度升高,也可有乏力、疲倦、腰痛、眼睑和下肢水肿、血尿、蛋白尿等症状。一旦患者感觉自身有明显疲劳、贫血等非常明显的症状出现才去就医时,可能病情已经过了早期阶段了,这样将为慢性肾病的后期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      一、慢性肾炎预后尿毒症      慢性肾炎病因复杂,病程较长,慢性肾炎患者的自然病程变化很大,有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比较稳定,经5~6年,甚至20-30年,才发展到肾功能不全期,极少数患者可自行缓解。另一部分患者的病情持续发展或反复急性发作,2~3年内即发展到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形成尿毒症。因此,对慢性肾炎必须早期进行治疗,定期进行复查。      二、、怎样预防慢性肾炎?      1、增强体质:预防慢性肾炎的最主要措施就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多种、散步、长跑、跳舞、登山、划船、武术、气功、太极拳等、皆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并可防止感染病毒细菌后免疫反应性损害的发生。但肾病患者慎为之。      2、预防感染:肾炎病的发生常与上呼吸道感染等有关、常以外受风寒、风热、风湿、湿热、热毒之邪为始因、因此、要预防肾炎的发病、就应注意天气寒暖的变化、应避免阴雨天外出、汗出当风、涉水冒雨、穿潮湿衣服、时刻警惕外邪的侵袭。      3、起居有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因为生活不规律、睡眠不充足、暴饮暴食、酒色过度、劳逸无度、均可降低人体对外邪的抵抗力、增加患病的机会、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劳逸结合、定时作息、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畅。      4、有病早治:皮肤的疮疖痒疹、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均有变生肾炎的可能、因此有病早治非常必要。将一切尿毒症可能发生的因素扼杀在萌芽中。      三、饮食宜忌      1.慢性肾炎患者要以低蛋白、低磷、高维生素的饮食为主,控制蛋白的摄入量。      2.宜多吃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2之类的新鲜蔬菜瓜果。      3.有水肿的患者要严格控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量,每日水分摄入不超过1000毫升,每日摄入的食盐应低于3克。当水肿消退,血压不高、尿量正常时可恢复之前的摄入量。      4.忌食高盐食物如咸鱼、腌肉、皮蛋、豆腐乳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文章来自h ttps://news.html5.qq.com/share/807016471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