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急性肾炎怎么办?急性肾炎如何治疗?
2017-09-11
急性肾炎是感染后肾小球免疫性炎症,常发生于感冒、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或皮肤疮疡感染之后。急性肾炎发病迅速,是肾炎疾病中比较普遍的一类,也被称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关于这种疾病要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这些也是急性肾炎急性期最容易发生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救治不及时可发生生命危险。
急性肾炎肾友可能出现的症状有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友肾功能损害呈持续性加重,肾小球滤过率明显降低和肾小管功能障碍同时存在。部分肾友在发生急性肾炎前期可能伴有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史,如:麻疹、急性咽炎、皮肤脓疱疹、扁桃体炎、齿龈脓肿等症状。
那么,急性肾炎如何治疗呢?
1、水肿的治疗:轻度水肿的肾炎肾友无需治疗,经限盐和休息即可消失。明显水肿肾友,可用药物治疗,一般间断应用比持续应用要好,具体的药物服用应遵医嘱进行。
2、卧床休息:急性肾炎卧床休息十分重要。水肿消退,血压下降,尿异常减轻以后,肾友可进行适量散步,逐渐增加一些轻度的活动,但是不要骤然增加活动量。
3、抗感染治疗: 处于急性期的肾炎肾友在有感染灶的情况下要给以足够的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无感染灶时,一般以不用为妥。
4、高血压及心力衰竭的治疗:存在高血压的肾炎肾友需要常规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的肾友,因急性肾炎早期存在高血容量问题,治疗重点宜放在清除水、钠潴溜,减低血容量上面。
5、饮食治疗:水分的摄入量以尿量、浮肿、高血压的程度及有无心衰综合来判定,处于急性期的肾炎肾友以限制水分为宜,但不能过分;盐的摄入量在有明显水肿和高血压情况下,需限制摄入;蛋白质的摄入,以高质量蛋白为佳,如蛋类、乳类、瘦肉等。一般主张进行低蛋白、高糖饮食持续到利尿开始,待肾炎肾友症状基本缓解后,可恢复常规饮食。
6、抗凝疗法:肾小球内凝血主要为纤维素沉积及血小板聚集。因此,在对此类肾友治疗时,可采用抗凝疗法(无活动性出血等禁忌),有助于肾炎缓解。
阅读更多
4大因素容易导致肾囊肿 什么情况才需做手术?
2017-09-05
肾囊肿在我国的检出率一直呈攀升趋势,对人们的肾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据统计,在我国,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肾囊肿的检出率高达27%。那么,生活中有哪些因素容易导致肾囊肿?
1、先天的发育不良导致肾囊肿
先天性发育不良是导致肾囊肿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容易造成髓质海绵肾、发育不良性多囊肾病等,先天发育异常的基因一般没有异常,因此它与基因遗传或基因突变是有区别的。
2、基因突变导致肾囊肿
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染色体缠身变异所导致的,一般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也有的多囊肾患者既非父母遗传,也不属于先天发育不良性多囊肾病,而是胚胎形成时的基因突变。
3、各种感染导致肾囊肿
感染一般很容易导致患者的内分泌出现紊乱,从而产生有利于囊肿基因发生变化的环境条件,使囊肿的内部因素活性增强,这样便可促进囊肿的生成、长大,从而导致肾囊肿;而身体任何部位的任何感染,又会通过血液进入肾脏从而影响囊肿,如囊肿发生感染,则除了使临床症状加剧外,还会促使囊肿进一步加快生长速度,并使肾功能损害加重等。
4、毒素导致肾囊肿
毒素在人体内,可以对身体的各个器官都产生伤害,如果损伤严重会危及生命;而一些人会出现基因突变、先天发育异常等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毒素诸如农药、某些化学药剂、放射线、污染等等。尤其需要指出,一些药物也具有肾毒性,若使用不当则易造成肾损害。
囊肿的治疗必须要综合考虑囊肿对肾脏和全身的不良影响程度,并视囊肿的大小和发展而定。如果囊肿较小(直径小于5cm),无肾实质或肾盂明显受压,无感染、恶变,患高血压的人都不主张手术,可定期做B超随访观察。如果囊肿较大(直径大于5cm)或有上述明显压迫肾脏、感染等表现,则应行手术治疗,手术包括:经B 超或CT引导下穿刺注射硬化剂、肾囊肿去除术,目前腹腔镜肾囊肿去除术因创伤小、恢复快,已成为肾囊肿手术的首选术式。
文章来自http://www.99.com.cn/shenbing/yjdt/699337.htm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更多
慢性肾脏病饮食要做到膳食平衡
2017-09-04
合理膳食是保证慢性肾脏病肾友合理营养,减慢疾病进展的关键。合理膳食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膳食平衡。慢性肾脏病饮食要做到膳食平衡,要遵循以下法则: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平衡膳食是慢性肾脏病肾友饮食的总要求。早期慢性肾脏病肾友对于谷类食物和蔬菜水果类食物相对没有限制;但当出现肾功能不全时,需要限制谷类植物蛋白的摄入,将其控制在每日蛋白摄入总量的1/3,而动物蛋白摄入量应占每日总蛋白摄入量的2/3。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应为每千克体重0.8克,尿毒症期肾友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应为每千克体重0.6克以下。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慢性肾脏病肾友对于蔬菜、水果与薯类食物没有过多限制并鼓励食用,但慢性肾衰高血钾的肾友要避免食用含钾高的紫菜、银耳、香蕉等蔬菜和水果。
3.适当食用牛奶及豆类食物。慢性肾衰肾友一方面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另一方面又提倡多进动物蛋白,牛奶是较好的动物蛋白品种,同时含钙量高,可改善肾友低钙状态,慢性肾衰肾友应鼓励每天一杯牛奶。早期肾病肾友可使用大豆食品,但是豆类蛋白含有的多是非必需氨基酸,对于肾功能不全的肾友其大豆蛋白饮食的摄入量需限制。
4.适量鱼虾、禽、蛋与瘦肉。此类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的良好来源。肾病综合征的肾友由于蛋白质丢失,提倡吃动物蛋白以补充蛋白质,但不宜过分,一般按正常人的摄入量摄入即可,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友应该严格限制动物蛋白的摄入。
5.清淡少盐的膳食有利于健康,不应过多食用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食物。慢性肾脏病饮食对于盐的摄入需要限制,尤其是有水肿和高血压的肾友,应该控制盐入量,每日摄入2-3克为宜。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膳食平衡
参考文献:
1.钱秋海等, 肾病,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阅读更多
为什么慢性肾脏病要注意营养治疗
2017-09-01
人体的健康、疾病与环境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其中与饮食营养因素关系最大,营养素的缺乏可引起营养缺乏症。肾在代谢过程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慢性肾脏病要注意营养治疗的原因。
当食物被摄入到体内后,要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进而产生热量和各种能够被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慢性肾病肾友的肾功能出现障碍或者减退,其膳食营养成分应随着肾功能减退程度而进行调整,摄入的营养成分适应患病肾脏的功能。需要根据病情及个体差异安排膳食内容,以达到减轻肾脏负担,适当发挥现存或可能发挥的生理功能,用以维持肾友的营养需要,增加抗病能力,让机体能够达到或者接近生理状态接近正常,进而延缓病情恶化。
慢性肾脏病肾友体内代谢极易紊乱,包括蛋白质代谢、糖代谢、脂肪代谢、水和电解质代谢,以及内分泌代谢紊乱,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而引起许多症状,如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皮肤瘙痒等,严重的甚至出现心律失常、昏迷等症状而危及生命。因此,在代谢紊乱的状况下,就要改变饮食结构。首先,限制某些物质的摄入,纠正紊乱状态,减少毒素的产生,缓解症状,并保证身体必要的营养,增强抵抗力,减少合并症,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所以,饮食调养不仅是一种很重要的治疗方法,而且也是临床各种治疗方法的基础。例如,一个血钾高的肾友如果不能控制含钾高的饮食,那么再多的排钾药物都是徒劳的。
慢性肾脏病肾友一定要进行营养治疗,最好在疾病早期就开始,并且非常重要。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营养治疗
参考文献:
1.左小霞等. 肾病患者科学饮食方案. 金盾出版社
阅读更多
尿常规检查虽普通,却能看透肾衰竭、尿毒症!让肾病无处隐藏!
2017-09-01
不少人第一次做尿常规检查时,第一个反映就是“护士,能给个大点的杯子不?我不想尿手上啊!”。人有三急,其一便是尿急,可见,尿液在我们生活中有多重的分量。肾内科做的最重要的几个检查中便有尿常规检查,能够检查出身体健康的基本状况。
从尿常规化验单中,我们能够窥见泌尿系统和肾脏的病变征兆。并且在肾病发展和治疗的不同阶段,尿常规检查都有着很强的临床意义。
看懂尿常规检查报告,能够帮助我们及早发现肾衰竭的前期征兆,也可让慢性肾脏病这个“沉默杀手”无处可藏。那么,如何读懂尿常规报告呢?
1、是否有血尿
在平时,若是我们发现尿液的颜色发红,出现酱油色,就要担心血尿的存在了。尿潜血,呈现阳性,出现“+”,提示血尿可能,结合尿沉渣显微镜下的结果来最终确定。
尿红细胞,大于3个/HP,意味着出现“镜下血尿”,再通过尿红细胞形态学的检查,肾脏是否病变就很清楚了。
2、是否有尿蛋白
小便时,发现尿中出现大量细小泡沫,长时间不散,就有可能存在蛋白尿。尿蛋白,呈现阳性,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偶然性或者生理性的,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发热等原因造成;再一个是持续性的,提示肾脏病变,需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或者尿肌酐检查。
3、是否有糖尿病
尿糖,呈现阳性提示有糖尿病,可以进一步做糖耐量检查;尿酮体,呈现阳性,可能是空腹化验,饥饿导致的,没大问题。有糖尿病的就要再进行血糖的测验,做进一步的确认。
4、是否有泌尿感染
尿白细胞,大于5个/HP,提示尿路感染。需要明确致病细菌,有利于对症下药。
尿液,能够在健康受到威胁时,提供最直观的“警告信号”,切不可忽视!因此,尿常规检查及时是可以及时发现肾衰竭、早期尿毒症的。对于尿常规检查应当引起重视,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肾病患者才能赢得更宝贵的治疗时机。
文章来自https://news.html5.qq.com/share/1490958593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