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肾友如何进行饮食调养?
2016-07-13
紫癜性肾炎,又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出现肾脏损害时的表现,多发于儿童。紫癜性肾炎首发和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一般发生在四肢远端、臀部及下腹部,多呈对称性分布,一般微微凸起,稍高于皮肤表面,有痒感。肾脏主要表现为尿检异常如蛋白尿、血尿等,或低蛋白血症、水肿、免疫功能低下等肾病综合征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
饮食调养对改善紫癜性肾炎肾友的肾脏功能、增强免疫力很有帮助。肾友饮食调养可本着以下原则:
1. 适当摄入蛋白质
对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友而言,蛋白质的摄入量有一定的要求。摄入量过高会引起肾小球的病变,久而久之会导致肾小球硬化;摄入过低则会使血浆蛋白持续低下,影响机体免疫力。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可根据体重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准确计算,肾友可登录“肾脏关爱网”网站,用“计算工具”下拉菜单中的“每日蛋白需求工具”进行准确计算。
2. 限制盐分的摄入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友如果没有水肿或高血压症状,可与正常人一样每日进食钠盐5-8克。一旦出现水肿和高血压症状,要及时限制钠盐,否则会使水肿难以消退。此时,每天食用钠盐2-3克为宜,少吃咸鱼、咸肉、咸鸭蛋、松花蛋等腌制食品和各种咸菜。
3. 控制水分
肾友如果没有尿少或水肿症状,无须控制水的摄入量。如果水肿明显,一般而言,除进食以外,每日水的摄入量最好限制在500-800毫升为宜。
4. 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友要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等水产品和海产品,狗肉,香菜,菠萝等。
阅读更多
肾病综合征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调养?
2016-07-05
肾病综合征是指由多种病因使肾脏受损而导致的大量蛋白尿及其相应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肾小球疾病的常见表现。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即所谓的“三高一低”。患者可能食欲减退、蛋白质吸收减弱,严重者还会出现无尿、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
饮食调养可改善患者胃口,对改善肾脏功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很有帮助。患者饮食调养可本着以下原则:
1.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患者常伴有胃肠道黏膜水肿及腹水,影响消化吸收,应当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少食辛辣刺激食品,不贪食冷饮等冰凉的食物。注意平日里饮食配制的多样化,尽量做到色、香、味、形,以增强食欲。
2. 控制钠盐的摄入量
根据水肿情况,通常每日摄入钠盐1-2克。水肿严重者应限制为每日0.5克或采取无盐饮食,禁食咸鱼、咸肉、咸鸭蛋、松花蛋等腌制食品和各种咸菜。
3. 适量补充优质蛋白质
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尿液中丢失大量蛋白质,所以应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肉等。
4. 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限制动物内脏、肥肉等富含胆固醇及脂肪的食物摄入。宜食用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等植物油,少食用动物油。多吃一些富含可溶性纤维素的食物,如燕麦等,也有利于降血脂。
5. 供给充足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肾病综合征患者会丢失大量蛋白质,以及与蛋白结合的某些微量元素,因此应供给富含钙、镁、锌等元素的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等,以增强抵抗力。
6. 限制饮水量
患者出现明显水肿时,应限制饮水量,每日进水量为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
阅读更多
高血压肾衰竭饮食
2016-07-01
高血压肾衰竭,是由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患者未能得以及时、正确的治疗,从而对肾脏血管造成破坏,使得高血压患者肾脏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肾脏功能的损害,导致高血压肾衰竭出现。高血压肾衰竭患者要积极的接受治疗,可以听取医生的建议,服用一些降压药物,平时在饮食上也要特别注意。高血压肾衰竭患者饮食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高血压肾衰竭患者不宜食用含钾过高的食品,因患者肾脏调节钾代谢的能力已经明显降低,难以维持钾代谢的平衡,可能出现高钾血症,所以患者应注意不要食用含钾高的食品,比如橘子、橙子、香蕉等。
第二,高血压肾衰竭患者要控制食用含尿酸、磷、胆固醇高的食品,比如坚果等。
第三,高血压肾衰竭患者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应低盐、少油,不可在炒菜的时候加入过多的佐料。
第四,高血压肾衰竭患者晚餐宜少吃,以七成饱为宜。
第五,高血压肾衰竭患者要精蛋白饮食,也就是患者要食用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控制植物蛋白的摄入,并且对优质蛋白的摄入也要注意控制量,不可过多食用,可以向医生咨询患者所需摄入的优质蛋白量,以便患者合理摄入。
高血压肾衰竭饮食极其重要,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病情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原因之一很可能就是因为患者对饮食不注重。合理饮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患者不可忽视。
阅读更多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合理饮食
2016-06-22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饮食。合理的饮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那么怎样才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合理饮食呢?可以看看以下一些饮食建议:
一、患者应注意低蛋白饮食。食用蛋白质应当做到量少而精,蛋白质的摄入量得到控制,可以相对减少肾脏的负担。但是摄入的蛋白质须是优质蛋白,优质蛋白中所含的必需氨基酸量高,在体内分解以后,产生的含氮物质也比较少,优质蛋白食物通常包括牛奶、瘦肉等。像豆制品、面粉等食物所含的蛋白质都属于植物蛋白,因植物蛋白利用率较低,所以建议尽量避免摄入植物蛋白。
二、患者应视自身的实际情况,适量摄入钠与钾盐。若患者合并浮肿和高血压,则应限制钠盐,钠摄入量一般为2-3g/d(天)(盐分摄入量5-7g/d(天)),严重患者可限制为1-2g/d(天)(盐分摄入量2.5-5g)。若患者服用利尿剂或伴有呕吐、腹泻症状时,则不应再过于限制钠盐,甚至还需补充。若患者合并高血钾症时,每日钾的摄入量应低于1.5-2g/d(天),若每日尿量大于1000ml和血钾量正常的时候,就不必再过于限制钾的摄入量。
三、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慢性肾衰竭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适当的补充维生素,一般来说,患者所需补充的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如果患者出现了肾性骨病,则患者还需补充维生素D。
不管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前后,还是在平时的饮食中,患者都应当要注意合理饮食,因为合理饮食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更多
慢性肾小球肾炎如何进行饮食调养?
2016-06-15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发生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
饮食疗法对消除慢性肾炎蛋白尿有一定效果,而且对改善肾脏功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有很大的帮助。只要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对症坚持进行饮食调养,对病情的缓解将会大有裨益。患者饮食调养可本着以下原则:
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来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若病程长、肾功能损害不严重,则不必严格限制食物中的蛋白质,但每天不宜超过1克/千克体重,优质蛋白质要达到50%以上,如鱼肉、鸡蛋、瘦肉等。
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
由于部分患者限制了蛋白质的摄入,热能的供给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来源,所以饮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可适当提高,如可常食用粉皮、藕粉等。
限制钠、钾摄入量
应忌食咸菜、海味、腌制品等含钠盐较高的食物,以减轻肾脏负担。出现严重水肿及高血压时,钠盐的摄入量要控制在每日2克以下,甚至可采取无盐饮食。钾的摄入量要根据血钾水平而定。当血钾高时,要限制含钾高的食物,如香蕉、红薯、豆类等。
补充维生素
宜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增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摄入。尤其是补充维生素C,因为长期慢性肾炎患者多伴有轻、中度贫血,补充维生素C能增加铁的吸收,可选择食用番茄、柑橘、猕猴桃、新鲜大枣等食品。食欲差者可补充维生素C制剂。同时多补充B族维生素和叶酸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和绿叶蔬菜等,有助于改善贫血。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