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要点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原则 2016-02-26
慢性肾衰竭的饮食至关重要,饮食不当可能会加速病情的恶化,以下是专家对于慢性肾衰竭饮食原则说明。         1、适当摄入蛋白质,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减少氮质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堆积,延缓病情恶化,因此,适宜的蛋白质摄入在慢性肾衰竭的饮食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低盐饮食。如果患者若无明显的浮肿和高血压,则不必严格限制食盐,以防止低钠血症的发生;但是如果患者出现浮肿和高血压,应采用低盐饮食;若有严重的浮肿和高血压时,则采用无盐或少钠膳食。          3、低磷饮食。  慢性肾衰竭时高磷血症很常见,而高磷血症可加重肾功能恶化,并使血清钙降低,因此应当采用低磷饮食,禁食髙磷食物。         4、补充适量的维生素 。慢性肾衰患者由于进食减少,很容易出现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应予以适当补充。但由于大剂量维生素C可能增加血中草酸盐浓度,导致草酸盐在软组织内沉积,加重肾功能损害,所以对于维生素C的补充应以适量为宜。          5、食物的选择 。宜用食物:麦淀粉、 山药、 芋头、 南瓜等;也可适量选用鸡蛋、 牛奶、 鱼 虾、畜禽瘦肉等,同时根据血钾情况选择蔬菜水果的种类及数量。 忌用或少用食物: 限用豆类及其制品、 硬果类等含非必须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少用谷类、 深绿色蔬菜、 巧克力等食物;伴有高钾血症的患者应禁用香蕉、黄豆、 水果干等含镁丰富的食品;限盐,禁用咸菜、腌制品、 松花蛋等含钠丰富的食品。  
阅读更多
保护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饮食有哪些? 2016-02-25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期间的饮食安排也至关重要。对于保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饮食主要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低蛋白饮食:       人体内的代谢产物主要来源于饮食中的蛋白质成分,尤其是动、植物蛋白,如肉类、米、面、豆制品等。因此,为了减轻残存健康肾单位的工作负担,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必须和肾脏的排泄能力相适应。也就是说,肾衰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做相应的调整。但是,必须强调的是如果一味追求限制蛋白质摄入,患者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体质下降。因此,在减少蛋白质摄入总量的前提下,必须有选择地补充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以满足机体所必需的营养需求,也就是增加某些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如牛奶、鸡蛋、鱼、精瘦肉等),同时减少植物蛋白质的摄入量 ,前者含必需氨基酸的品种及数量均较后者高。由于粮食中含有不少植物蛋白质,因此建议食用淀粉食品,如麦淀粉、玉米淀粉、藕粉、土豆、山芋等食物。         低盐饮食:       不论哪种原发病的慢性肾脏病 ,只要有水肿,就必须限制食盐摄入量。水肿严重的甚至要求无盐饮食。待尿蛋白量减少,水肿减轻时,食盐量可适当增加。低盐饮食的目的是减少体内水、钠的潴留,使水肿消退和血压下降。           肾病患者,如果尿量正常,应适当食用青菜、水果,以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如患者尿量减少,则要选择性地食用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水果中一般含钾比较丰富,而肾病少尿患者,血清中钾含量均升高。血钾过高,可致心跳骤停,危及生命。蔬菜、水果、谷类都是富含钾的食物,其中含钾较高的水果有西瓜、香蕉、枣 、香瓜、哈密瓜等;蔬菜中含钾较高的有苋菜、菠菜、马铃薯。肾脏患者于少尿阶段应少吃,体内钾离子含量过高,可促发心脏疾患,出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危及生命。肾功能衰竭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管功能降低,钾代谢紊乱,而不能及时将多余的钾排出体外,导致高钾血症。因此, 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必需注意平时的饮食。  
阅读更多
慢性肾衰竭的饮食方法是什么? 2016-02-24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肾单位受到破坏而减少,致使肾脏排泄调节功能和内分泌代谢功能严重受损,同时由于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出现一系列症状、体征和并发症。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而言,不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肾衰竭透析治疗 ,同时对于治疗期间的饮食也至关重要,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控制蛋白摄入量:在满足患者身体对蛋白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以求最大限度的减轻肾脏负担。因为高蛋白饮食可使尿素氮升高,而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营养不良,还可能促使肌酐升高。       2、注意低盐饮食:保持低盐饮食,盐本身对肾脏并无损害,但是吃盐过多,饮水会相应地增多,增加血容量,加重水肿、高血压和心脏负荷,从而不利于病情,所以有水肿、高血压的患者要低盐饮食,尤其是有水肿者,更应当严格控制含盐食物的摄入。         3、慎食高钾食品:摄入过量高钾食物会抑制心跳,严重者还会导致心跳骤停。钾主要由食物摄取,同时由肾脏从尿中排泄,肾功能减退,排泄减少,就会造成血钾升高,因此高钾食物宜忌食。如:香蕉、桔子、味精、酱油、莲子、杏仁、火腿、干贝、虾米等。         4、忌高嘌呤食品:如动物内脏、海鲜、菠菜、菇类等,啤酒等食物,都含有高嘌呤,应当谨慎食用,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嘌呤食物可减少尿酸的排泄。         5、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如辣椒、胡椒、花椒、咖喱、蒜苗等易“上火”之品,五香粉、大料、香椿、香菜等“发物”,因为这些食品易造成血压升高、引发咽喉炎症,还可引起过敏,所以应当忌食。  
阅读更多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饮食原则 2016-02-23
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而言,不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对于治疗期间的饮食也至关重要,特别是少尿期患者的饮食,合理饮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供患者足够的热量,摄取的热量主要以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为主,可适当食用水果,同时配以麦淀粉面条、麦片、饼干或其他麦淀粉点心,加少量米汤或稀粥。少尿期患者应当摄入高生物价值低蛋白质食物,这样既照顾了患者肾功能不全时排泄能力,又维持了患者营养所需。         二、少尿期患者要限制液体摄入量,防止体内液体过多而引起急性肺水肿和稀释性低钠血症。食物中含水量不仅包括饮用水,同时也包括米饭及馒头以及其氧化所生的水分,避免出现过量饮水的现象。在计算好液体流入量的情况下,可适当进食一些新鲜水果或蔬菜以提供维生素C等维生素和无机盐。         三、要注意钠、钾的摄入量,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患者时常会发生水肿,易发生高钾血症,因此应当根据患者不同水肿程度、排尿量情况及血钠测定结果,分别采用少盐、无盐或少钠饮食。如果血钾升高,应当适当减少饮食中钾的摄入量,以避免食物中钾的增多而加重高钾血症。由于各种食物中均含有钾,除避免食用含钾量高的食物外,可以采取冷冻、加水浸泡或弃去汤汁等方法,以减少钾的含量。  
阅读更多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要点 2016-02-22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对于慢性肾衰竭 患者而言, 通过合理的膳食调配,可以缓解病情症状, 延缓肾脏的被破坏速度,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1、补充足够的热能,主要是为了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减少体内蛋白质分解,因此患者需要补充足够的热量。         2、适当摄入蛋白质,可以减少氮质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堆积,因此,适宜的蛋白质摄入在慢性肾衰竭的营养治疗中具有重大的作用。一般是根据肌酐清除率和血尿素氮含量来考虑膳食中蛋白质的供应。         3、注意液体饮用量 , 如果患者尿量没有减少,一般水分不必严格限制,这样有利于排泄,但对于少尿期患者,有浮肿或心脏负担增加的患者,应限制液体摄入量,同时还应注意避免食用含钾高的食物,以防饮食性高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患者应限制钾的摄入,如白菜、萝卜、西兰花、绿豆、青豆等。          4、适宜的碳水化合物,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满足机体的能量需求,减少机体组织的分解。但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糖代谢紊乱,为稳定血糖,患者可以考虑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的摄入一些复合碳水化合物,以减少简单糖类的摄入。   
阅读更多